臨床研究

概要

瑞典哥德堡大學的Sahlgrenska醫學院做了一個臨床研究,探索大腸癌患者服用益生菌能否改變腸道的菌叢結構。過去已經有動物研究,顯示益生菌能減低腸道黏膜發炎和大腸腫瘤的發展,但這方面人類的研究數據則十分有限。這次的瑞典研究有大學醫院的15位大腸癌病人參加,其中8位在實驗期間食用每天兩粒ProBion Clinica益生菌,而其他7位病人,以及另外21位非癌症病人則歸入了控制組,沒有食用益生菌。

實驗前後所抽取自腫瘤、腸道黏膜和糞便的活組織檢查顯示,服用了益生菌的癌症病人的腸道菌叢起了顯著的變化,與癌症相關的惡菌大幅減少,而有益腸道的益菌則大量增加。此結果令人憧憬益生菌將來經過更多的研究後,是否可在大腸癌的預防和治療上起到作用,此結果同時也證實ProBion Clinica片劑能釋出足夠份量的益菌,安全通過消化道而在大腸發揮可量度的益菌功效。

此臨床研究得到所有實驗對象簽署同意書,在獲得哥德堡道德審核處批准後註冊為ClinicalTrials.gov (ID: NCT03072641),並於2017年7月在BMJ Open Gastroenterology網上平台正式發表。

詳細內容

全球每年有約140萬人患上大腸癌,個案在上升,死亡率高企。

研究顯示大腸癌患者體內有某些惡菌繁殖,而這些惡菌有機會被視作大腸癌生物標記物。

過往的研究顯示益生菌在動物模式裏有減低大腸腫瘤發展和腸道黏膜發炎的良好作用,但缺乏人類研究的數據。

相對非癌症控制組,大腸癌病人體內充斥著惡菌包括與口腔相關的菌種。

大腸癌病人的腸道黏膜和糞便樣本充斥著過量的Peptostreptococcus科細菌。

服用益生菌的大腸癌病人腸道菌叢出現結構性改變,Peptostreptococcus以及Fusobacterium科惡菌大幅下降,而產生丁酸的益菌則大量增長。

益生菌的定義就是活著的、在足夠的份量下能為身體健康帶來良性作用的微生物。

這個臨床研究採用「嗜酸乳桿菌NCFM」和「乳雙歧桿菌BL-04」。這兩種菌已被沿用多年,十分安全,其良好的益菌作用已經由多個研究證實。NCFM在老鼠實驗裏證實有抑制大腸腫瘤生長的作用,而在人類研究裏也顯示與減少腸道惡性代謝物有關。BL-04在老鼠模式裏被顯示有抗炎功效,有助紓緩老鼠的結腸炎。

由於此臨床研究旨在探索益生菌能否在有大腸腫瘤的腸道裏改變菌叢結構,所選用的益生菌一定要能達至大腸發揮功效,否則就不能證實益生菌有作用還是沒有作用。ProBion有足夠的條件因為片劑內含的益菌存活性特高,能存活於消化道,並有150-180分鐘較長的溶解時間,使益菌能最大量和最長時間地在大腸內發揮功效。流式細胞光度計顯示平均85%ProBion益菌都是細胞膜沒有被破壞的活細胞。

15位成年、患有大腸癌1-3期的病人,以及21位成年、沒有癌症的病人參加了這次研究。

15位癌症病人參加研究的先決條件包括

  1. 大腸內有起碼一個惡性腫瘤;
  2. 沒有在近期服用抗生素;
  3. 平日並不服用益生菌補充品。

在這個群組裏,隨機抽出8位病人,在照腸鏡後複診那一天開始,每天服用兩粒ProBion Clinica益生菌,直至進行手術那天(平均服用益生菌的日子為31天,最短的8天最長的78天)。另外7位病人則屬控制組沒有服用益生菌。

為了先瞭解大腸癌病人與非癌症病人的腸道菌叢結構是否有分別,研究員為所有參與者包括21位非癌症的控制組病人做活檢抽取樣本。

雖然非癌症病人沒有腫瘤,但他們有肚瀉、便秘、肚痛、下呼吸道出血、缺鐵性貧血等徵狀,所以到醫院去照腸鏡。讓他們參加此次研究作為控制組的先決條件包括擁有表面正常的大腸黏膜、沒有大腸瘜肉、腸易激綜合症或結腸炎等病症。

研究一開始,研究員先用活檢鉗子從36位參與者的大腸取出樣本,另外亦在他們照腸鏡後取得糞便樣本。這些樣本的分析提供了基線數據,證實癌症病人與控制組非癌症病人的腸道菌叢結構很不一樣。

之後,癌症病人群組被隨機分成在手術前服用益生菌,或不服用益生菌的兩組。在進行手術時,醫生從腫瘤及附近黏膜抽取活檢,另外亦取得糞便樣本。這些樣本的分析,可顯示服用了益生菌與沒有服用益生菌有沒有分別、有什麼分別。

首先,基線數據的分析證實,癌症病人的腸道菌叢含有相對大量的FusobacteriumPeptostreptococcus惡菌,而這種惡菌在非癌症病人體內絕無僅有。

服用了益生菌後,病人在糞便裏已經很少FusobacteriumPeptostreptococcus惡菌,而在腫瘤、黏膜和糞便樣本裏出現大量能產生丁酸的益菌。丁酸有抑制細胞過分繁殖、減低炎症、促進細胞正常凋亡、促進抑壓腫瘤的基因表達等良性作用。此研究一方面顯示服用益生菌有正面功效,有助大腸癌病人改善腸道菌叢平衡;另一方面證實ProBion片劑能釋出足夠份量的益菌,安全通過消化道而在大腸發揮可量度的益菌功效。

我們尚未知道腸道菌叢生態失調(惡菌多於益菌)是否會致癌,還是有腫瘤的微型環境與發炎狀態會導致菌叢生態失調,但可以清楚看見的是,有大腸腫瘤的腸道菌叢是有特徵的,這個特徵就是相對沒有腫瘤的腸道,有些種類的細菌會特別多,有些種類的細菌則特別少。

此研究假設有些益生菌菌種能導致大腸癌菌叢產生變化,而研究的結果肯定了這個假設。未來的研究或能進一步證明益生菌,尤其是「嗜酸乳桿菌NCFM」和「乳雙歧桿菌BL-04」這些菌種,能在大腸癌的治療起得作用。

Just added to your wishlist:
我的收藏
以下產品剛添加到購物車中:
前往結帳

#title#

#price#
×